WAVECHASER.XYZ

View Original

【数测与实评】废土之歌:Apo-Distagon T* Otus 1.4/55

Apo-Distagon T* Otus 1.4/55 是七年前发布的镜头。

说到「七年」,如果不予以参照,很容易将其忽略为一个说长不长说短也不太短的虚幻概念。

(要知道,2013 年 LoveLive 第一季才刚刚播出)

从 1993 年开始,在旗舰市场中,佳能只推出过一支 EF 50mm f/1.2 L USM。它与 EF 50mm f/1.4 USM 当时分别七岁和二十岁,还需要再撑五年的门面才能等到 RF 系统登场。

彼时,索尼第一代 α7 刚刚发布。全新 FE 系统的标头选项只有 Sonnar T* FE 55mm F1.8 ZA。即使以当时的标准来看,它也不算出众。在 FE 系统羽翼丰满起来以后,它也渐渐失去了标头首选的地位。

同时,索尼还准备了 Planar T* 50mm F1.4 ZA SSM。在性能上,它仅仅是一枚不多不少的镜头, 在 E Mount 彻底铺开以后便快速与它亲手画上句号的 A Mount 系统一起落入了遗忘。

年末,尼康也一齐搭上末班车,发布了 AF-S Nikkor 58mm f/1.4G,与楼上的索尼一同奏响双高斯标头的终曲。

而剩下那些数以百计的双高斯标头 —— 从本质上来讲,它们和它们 1960 年代的前辈都是换汤不换药的同一回事。即使高端如康泰时,造出来的也不过是黄金马车罢了。

也正是那一年,在高端镜头市场沉寂了一整个十年的蔡司,拿出了 Otus 系列镜头。

标准焦段长久以来,一方面由于不长不短,使得其不像超长焦或者超广角一样需要面对更为极端的像差矫正问题,因而相对比较容易设计。同时又因为它的视角刚好接近于人眼自然观察的范围,让它可以被广泛用于各式各样的场合。正因如此,即使市面上充满了各个式样各个方案的镜头,也丝毫没有阻止它成为竞争最激烈、使用最火热的光学战场。

这样下来,蔡司拿来打头阵的,是 Apo-Distagon T* Otus 1.4/55 就完全不奇怪了。

这是蔡司首次为全画幅 f/1.4 镜头冠以「Apo」之称。自古以来,「Apochromat」不仅代表着至上的色差矫正,通常还意味着其他像差也得到了最良好的控制,同时也蕴含着厂商对其最高端产品的寄托。不负厚望,Otus 1.4/55 确实也在那个只有双高斯和不成熟系统的世界里横扫千军万马,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标头第一。

那七年之后,所谓的标头镜皇,到底又有多能打呢?

免责声明:

本文作者不与蔡司,及其所属经销商,存在任何关联。没有任何厂商或公司或对本次实验提供了经济补偿。

本文所有测试样品,均由作者本人私人购得或者租借获得,没有包含任何厂商送测样本。

本文及本文的作者仅对此次取得的测试样本负责,不保证测试结果可以推广到所有同类产品身上。

本次测试中,没有镜头或其他测试样本,遭到食用、丢弃、或者其他种类的伤害。


// 01.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说 Otus 1.4/55 是第一支复合结构的摄影标头可能会有争议,但要说做到了把复合结构发扬光大的,应该难出其右。

既然说到「复合结构」,就不得不提一下「简单结构」。曾经的大光圈标头演化出了两条分支,一个是 Sonnar 设计,最大的特性是像差矫正的非对称性,前后分工明确。在前半部分完成球差和色差的主要矫正,然后利用继承自 Tessar 的胶合组抚平像场弯曲和视场球差。另一条分支就是 Planar 方案,依赖对称性来内外抵消球差和倍率色散,同时也因前后对称而拥有极低的畸变。拜对称性所赐,寥寥数枚镜片的应用即能获得良好的画质。

二战之后,单镜头反光相机逐渐崛起,占据市场主流。相比于旁轴设计,反光镜箱的加入方便了取景和对焦,但也对镜后距的长度提出了硬性要求。而这正是 Sonnar 的缺陷所在,因为它修正高视场像差的方式严重依赖于后组对于视场边缘光束的大幅度弯曲,也就是往外掰。但这越是外掰,镜后距也不得不随之越缩越短。这个现象在光圈超过 f/2.0 以后尤为显著,导致长期以来它的使用范围被限于长焦和旁轴设计之中。此时,既能相对好地在标准焦段满足较长的镜后距、还拥有较大的光圈的 Planar 设计,乘着新镀膜的春风,坐上了标头设计方案的头把交椅。只不过没想到这一坐就是七十年。

大获全胜的 Planar 结构也并非完美无缺,其中最为显著的弊端就是难以平衡的场曲和彗差。Planar 严重依赖光圈两侧一对负镜的扩散性来过矫正球差和场曲,来中和其他部分时常多如五六枚镜片产生的对等像差。在此重担下,唯有诉诸于极高的屈光度才能带来足够的矫正效果。但毕竟玻璃的折射率是不能无限变高的,因而又只能搭配以高表面曲率才可获得足够的屈光度。这样做随之而来的是,视场边缘光束的外围会被较大的曲率过度曲折,破坏了正弦条件,而带来大量的彗差。正是这个 Planar 结构最为根本的特征,却又导致了球差、场曲和彗差经常是顾此失彼的存在。

即使是 2010 年后设计和发布的末代双高斯标头,哪怕坐拥更先进的设计模拟,超高折射率玻璃和精密压铸非球镜片,对于这个根本问题也未能免俗。Planar T* 50mm F1.4 ZA SSM 使用了多片高折射钽玻璃、多组胶合和两面非球,虽然确实获得了较为良好的彗差和球差控制,但场曲方面的表现就比较不尽人意。AF-S Nikkor 58mm f/1.4G 则选择将非球、拆分透镜和高折射等措施集火于像散和场曲,不得已放任球差淹没像场,彗差也没比前辈好到哪去。这还更别说在上个世纪,那个光路布局靠手动、高折射材料不太多、非球制造也不成熟的时代里,大光圈 Planar 的画质惨状了 —— 应付 135 胶片或许还算够用,但在今日,哪怕 24MP 的数码传感器也足以饱览它的缺陷了。

旧世界中赋予了 Planar 设计长镜后距的两片负镜,到头来在新时代成为了禁锢它的枷锁。

但这个问题并不是无解的,只是需要跳出 Planar 的桎梏。

这个故事要往前推到 2003 年开始设计的 Master Prime 身上。Master Prime 是本世纪初 Zeiss Cine 联合 ARRI 设计与制造的一系列电影镜头,它同样划时代地从简朴结构缝缝补补而来的 Superspeed 和 Ultra Prime 中拔地而起,开创了高素质影视镜头的时代。其以全系列统一地拥有完善的像差矫正和极高的画质而驰名,直至今日依然被尊为 Super 35 画幅下的绝对标准。虽然不是摄影镜头,但它是第一个将复合结构筑成大厦的产品序列。

Master Prime 的设计核心是像差的分而治之,这与元祖 Sonnar 提出的逻辑更为接近,而更少依赖对称性来抵消和取舍。无论是现代 Sonnar 还是 Distagon 的像差矫正本质上都可以归结为这个逻辑,区别只不过是正镜负镜谁唱主场和前后的具体分配罢了。

而其中与 Otus 长得最像的,则是 Master Prime 50mm T1.3。虽然它在 Super 35 下更多是一枚小长焦,但是似乎结构上更接近 Master Prime 32mm T1.3 的反而其实是 Otus 1.4/28,而非某个标头方案。

进一步说,Master Prime 50mm T1.3 的前半部分(L1-L5)在几乎不影响场曲的情况下,制造了大量过矫正的彗差,提供了额外的自由度供后组发挥。它最前方的负镜生成了大量的球差和场曲过矫正;随后放置的两枚氟磷冕正透镜完成色散的矫正,并强力消除彗差。而它本身产生的场曲欠矫正则刚好与前面互相抵消,输出到后组的时候几乎为零。

这两枚超低色散氟磷冕同样是额外的球差控制余量的恩赐。一般情况下,低折射率的氟磷冕玻璃会需要更高的曲率才能提供同样的屈光度,而在如 Planar 的简单结构下,这么做会导致球差和场曲的双重失控,因此是难以见到的奢华物件,也决定了Planar 设计几乎必然受到严重的色散影响。

而 Master Prime 最后面的那部分则多多少少仍然保留着一些高斯的样貌。这个时候光线被以低像差低高度的形态输入到后半部分。对于接近高斯的结构来说,清除残余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是拿手好戏,尤其是彗差和色散的矫正放松以后,可以放心发挥光圈两侧凹镜的扩散性。上面右图像差表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到,Group IV 在提供了大量的球差矫正并补足了 Group III 的场曲的同时,副作用恰恰就是产生了巨量的彗差。

如若不是前后部分各司其职,分别对每一种像差都提供了充足的余量,这必是不能行得通的。

在十年后的摄影镜头世界线里,Otus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誓要复刻 Master Prime 的传奇。

它确实做到了。

Otus 所面对的摄影镜头的荒芜程度,和当年 Master Prime 出现之前的影视镜头市场,是相差无几的。而 Otus 树立的超高画质榜样,论拉开的差距还是论推出的时机,也都是一等一地复刻了 Master Prime 的冲击。Otus 直接翻倍了常规 f/1.4 标头的镜片数量,而且无论是材料的选用还是镜片的形状,都是相当激进的,领先了整个市场三五年。从这个角度上出发,也难怪在 Otus 之前都没有出现过如此复杂的设计 —— 其他厂商并非设计不出来,而更可能是即使能设计,也难以有效率地投产。

为了在有限的体积内达到最大程度的矫正效果,Otus 1.4/55 镜片形状的设计是相当激进的。尤其是光圈前后的两对胶合,都采用了很高的曲率,而且光学表面都用到了边缘最尖端的部分。这对于研磨、粘合和装配定心的精度都提出了极高的挑战。发售七年以来都从未听闻过 Otus 1.4/55 有过什么大乐透,此处不得不赞叹蔡司的机械设计以及确善能的加工精度。同时,Otus 也拥有多个狭窄而前后曲面相近的气隙,这样的气隙相对于直接粘合,对高阶像差有更强的控制力度,但会提高装配需求,而且最重要的是光线会在窄缝中大量反射而产生大面积的杂光污染。如若不是有 T* 镀膜殿后,此类形状都是需要尽可能避免的,通常只能以增加体积为代价选取其他方案替代。

从实际疗效出发,Otus 1.4/55 必然是采用了含有铌、锆、钛的特殊部分色散燧石玻璃的,否则不可能在 12 片以内将色散控制在如此水平。这一点上,Otus 也领先了主流厂商的产品三五年。即使在 Otus 做出现成示范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市面上绝大多数镜头的硝材选用仍然为相对单一的传统镧玻璃和钽玻璃搭配氟磷 ED,少有应用具有特殊部分色散的原料。从已公布的专利看,佳能的反应最为灵敏,但也是在 2015 年的 EF 35mm f/1.4 L II USM 才有成规模的应用 S-NBH53V,尼康等到了 2016 年的 AF-S Nikkor 105mm f/1.4,而索尼直到 2018 年的 FE 24mm F1.4 GM 才赶上这一潮流。至于龙马羊这样的副厂,即使是最新推出的镜头都罕有见到类似性能的材料。

Otus 1.4/55 的前面四片与 Master Prime 的前组,在像差矫正方面应是承担了相同的功能,也就是提供了场曲和彗差的调节余量。从这个角度上讲,蔡司将其标注为「Distagon」合情合理,毕竟它一开始就是以两枚高屈光度的负镜扩散光束,而这传统上是广角镜头的特征。从位置和曲率来看,Otus 的 L4 应该是妥妥的一片 Super ED 了,在此位置布置 S-FPL53/FCD1 这种超低色散氟磷冕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因放大视场带来的轴向色散。L3 官方并未标为特殊玻璃,推测可能是换为了折射率更高但异常色散更弱的材料,换取更高的屈光度,同时也能缩减总体长度。比较可能是 S-PHM/PCD 这种高密度磷酸盐玻璃,其长波特殊色散性质搭配超低色散氟磷冕和重铌燧的短波特殊色散,可以进一步压制二级光谱的焦点差异。

但到这里,Otus 1.4/55 与 Master Prime 结构上的相似性就要基本上结束了。Otus 的后半部分只能说是延续了其分而治之的思路,而具体的实现方式有诸多不同。Otus 并不是一支生活在 Master Prime 阴影里的产物,它针对摄影和影视的差异性作出了思考和变通,也面对新时代的需求和新材料做出了对应的创新和优化。如果仅仅将其描述为「简化的电影镜头」,未免属于选择性忽略了它设计中独到的部分。即使退一万步说,很多时候优秀的设计都是趋同的,在给定的规格和设计包线内实现同等疗效的最优解往往不多。好比现在的民航飞机无论哪国制造,基本都是两个翅膀挂两个发动机,而多机翼或者发动机内藏的方案,则早就因为性能或维护的困难而被放弃了。

Otus 与 Master Prime 的差异性,第二群开始就有所表现了。第二群的首片(L5)大概率是一片高折射率的重镧燧,用以提供正屈光度,同时补正像散。在 L5 提供的额外屈光度下,L6 便可以容纳下一片 ED 的存在了,但仍不太足以支持Super ED 的使用,而更有可能是 S-FPM2/FCD515 这种折射率偏高但阿贝数偏低的高密度氟冕。L6 若是像 Master Prime 一样使用了高折射镧玻璃,单其一片提供的屈光度就会高到使 L5 的意义不显著,而后组也会因需要容纳 ED 玻璃而比现有设计更复杂。与 L6 组成胶合的 L7 则大概率是 S-NBH 这样的短波异常色散材料,与 ED 玻璃胶合可以以极高的效率降低各种色差,其布置在光线汇聚之处也可以对所有视角的光线都产生良好的补正作用。

Otus 光圈后的布局则更进一步偏向了元组 Sonnar 的做法。从相对一致的镜片口径可以推断出光线在后组的扩束并不显著,并可以进一步推断光圈后 L8 和 L9 组成的那一组胶合的正镜折射率不低,是一组平场胶合。这组胶合两端的裸露的面曲率都不大,从外面看几乎是一个长方形,对接近于垂直通过的光线影响不大;而它内部胶合面的曲率极高,越是倾斜通过的高离轴光束,就弯曲得越多,因而对高阶球差和场曲的疗效很好。其后的两片同样被官方标为了特殊玻璃,很大概率是钛玻璃和磷酸盐玻璃的组合,为倍率色散和外围色球差提供一些修正,并与前面的胶合和后面的非球搭配清除畸变和剩余彗差问题。

对焦方面,Otus 1.4/55 应该是在往近处移动对焦点时整体向前移动后半部分(L5-L12),目视观察没有看到多组差速浮动的迹象,这也符合蔡司的一贯做法。这一点同样也是与 Master Prime 的双差速浮动相左的。这并不代表 Otus 这么做的疗效不好,移动一大块镜组的好处是对焦时固定部分和移动部分都各自拥有完善的像差矫正,利用精确控制的像差差值在移动时来消除近摄过程中像差变化的同时,还能最大程度保证不会引入额外像差。如此粗暴但有效的对焦方法是手动对焦镜头的独门优势,毕竟手臂上几十块肌肉的扭矩,比什么电动对焦马达都高到不知道哪去了。

从很大程度上讲,Otus 的出现是具备一定必然性的。一方面,2010 年代初智能手机和高分辨率全画幅传感器的普及,使得高分辨率高画质图像的制作和欣赏成本骤然降低,使得更高性能的前端光学组件逐渐也成为了刚需;另一方面,2000 年代末精密制造工业的腾飞、以及计算机性能的大幅进步,也把当初 Master Prime 纯手工装配、有时候一条生产线一天不过产出一两只的高昂制造成本,降低到可以较为合理地量产的水平了。

如若说电子产品的发展和精密工业的更迭是天时地利,那落到地面,有能力有市场站在顶级影视镜头的肩膀上发展摄影镜头的,不外乎两家。而鉴于另外一家沉溺于轻奢旁轴镜头中不可自拔,蔡司也可算是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时机,巩固了其光学产品的地位,且更重要的,推动了摄影光学的发展进程。


// 02.

里面不一样,

当然外面也要做到不一样

只看图片的话,Otus 这个直筒喇叭嘴只能说是比较与众不同,甚至初看下去还有一点怪异 —— 略有一种上世纪太空歌剧中平滑有机的建筑质感。但拿到手上就不是一回事了,从遮光罩到卡口处的连贯曲线看起来浑然天成,有机曲线设计其实并不突兀,反而巧妙地把遮光罩、对焦环、机身三者平滑地连接在了一起,仿佛在刻意强调了一种超现代感,宣示它不是为这个世界制造的一样。这个设计既宣告了「我们不一样」,又不是大金大绿闪闪发光的土味,拿捏得很是恰当。

「高级感」是讨论 Otus 的镜身设计无法脱离的主题。铸铜成型的外壳提供了装甲一般的强度,而细腻的喷砂处理保证了厚实的手感。对焦环从以往的金属滚花改成了硬橡胶,一定程度上使得清洁更为容易,手感上温润柔和。全行程大约为 248°,保证了任何物距下都有充足的距离以准确合焦。阻尼恰到好处地多,无论多细微的调节都能得到准确的触觉反馈,又足以抵抗误触和旷动。

这是一个顶级手动镜头应有的素质。

倒是 Otus 机械结构和外观上的细节,确确实实地沿袭了一些此前仅存在于电影镜头的方案。

虽然确实没有拥有如此曼妙曲线的电影镜头,但区别于 Classic 和 Milvus 的红白色刻字,Otus 的镜身刻字全都变成了与 Master Prime 一等一的亮黄色,而且对焦环刻度不再与镜身其他部分平齐,而是凹陷下去开了一个小窗口,这与电影镜头的处理方式如出一辙。咱个人非常喜欢这个设计,大大减少了镜身正面的视觉干扰,而且在不显得过于繁杂的同时添加了一丝纵深,颇显高贵。

还有一个细节,Otus 是目前唯一一个把蓝标和镜头名字都刻在镜身本体上的序列。Milvus、Loxia 和 Batis 都是刻在遮光罩上,Classic 则是两样都无。可能这也是区分身份的手段之一吧。

ZF.2 相比 ZE 版本多出一个光圈环,它采用了和对焦环一样的包胶设计,限位和阻尼都比较适中。这个光圈环唯一的毛病是夹在较粗的镜身和肥大的机身之间,比较难以操作。但这也应该确实是受限于 F Mount 上所有 AI/AI-S/D 镜头的光圈环都长在那里,很难归结到底是谁的问题。此外 Otus 并未像 Milvus 一样提供 Declick 功能,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可以忽略的事项。

特别提名一下,Otus 1.4/55 的前组具有咱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好看的镀膜,没有之一。

在低角度观察下,前面两片玻璃的反光会分别呈现出亮丽的水蓝色和橘红色,清澈而灵动。多的不说了,即使是当手办看也是值了。

1kg 的体重和 13cm 的长度在当年无疑是个庞然大物,不过在如今各个镜头都巨大化的时代里,也不算是多么离奇的尺寸了。Otus 1.4/55 接上单反机身以后平衡感良好,和其他末期单反 f/1.4 镜头相比手感不差太多。对焦环也在一个自然握持时容易触及的位置,同时镜身上不动的部分也足够宽大,可以在对焦时提供良好的支撑。不过如果转接无反机身,无论是本家 Z 7 还是 α7R IV,在 1kg 的体重下都不免显得头重脚轻。不知道蔡司是否有在新一个十年推出无反设计的全新旗舰序列的打算,不过照现在 Loxia 和 Batis 还算不错的销量,咕计短期内怕是不会有同级别的产品推出。

对于 2020 来说,这是 Otus 唯一的遗憾。单反从来都不是适合精确手动对焦的环境 —— 内置合焦提示准确度成谜,裂像屏和微棱屏都很难看清,而用显示屏实时预览又过于尴尬。如若转接到无反,体积和握持也不尽完美。总之也只能说,生不逢时吧,虽然革了全体 Planar 标头的命,谁又知道生在了无反革命的门槛上呢?


// 03.

毕竟革命不革命,

还是性能说了算

诚然 Otus 1.4/55 堆了很多料不假,哪怕蔡司的标准再低,它也结结实实是一个浑身上下贴满了特殊玻璃的镜头。

—— 但那又如何?

堆料从古至今都不一定必然导致高性能,无非是说高性能必定离不开堆料罢了。后世的主流产品之中也绝对不乏堆料之者,Super ED 和超高折射和不要钱一样的满大街用,贴皮压铸研磨非球面地毯式轰炸,这样的产品,出得多了。

但即便如此,实际疗效上能抵达 Otus 1.4/55 的水平的,属实也绝非多见。

 

  • f/1.4 全开的分辨率,放到 2020 的标准下挑剔,固然已经不再是「顶级」了,但绝对不失水准。

80lp/mm 的中心对比度是 48.6%,把它直接当成达到了 MTF50 大概也无妨。

所有频率的全场一致性上佳,平整度优秀,直到像场外围均保持了良好的水准,没有明显衰减。画面最边缘有少许下降,应该是由于彗差所致。

这样的表现,即使对于 60MP 级别的传感器也不会露怯。战平甚至小胜 RF 50mm f/1.2 L USM 和 Z 50mm f/1.8 S,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全开拍摄人像时,Otus 1.4/55 宽大的对焦环和远距离段充足的行程保证了舒适精准的对焦体验,而在搭配无反或使用 Live View 对焦时,其出众的锐度也保证了峰值显示的准确工作。

不要笑,在诸如 Classic Planar T* 1.4/50 的那个时代里,全开不要说峰值了,拍回来在大屏幕上看,也找不到焦点。即使是某些末代双高斯也沿袭了这个毛病,不作点名。

  • f/2.0 各频率稳步提升了一个档次,按部就班。

边缘仍然有一些彗差,导致了少量的分辨率下跌,不过总量不多,问题不大。

  • f/2.8 依然是进一步提升对比度,120lp/mm 突破了 MTF30,长势喜人。中部轻微的场曲依然限制了各频率的发挥,有些遗憾。

  • f/4.0 的表现非常强悍,应该就是 Otus 的最佳光圈了。120lp/mm 高歌猛进到了 MTF50 的脚跟,而且在三分点以内都维持了良好的对比度。外围的场曲仍然未完全消除,留下了不大不小的一个坑。

此时 Otus 的解析力拿来对比当今最新的几枚大光圈标头,依然是有赢面的。而且从 120lp/mm 的性能出发,完全足以轻松应对超过 100MP 的传感器,意味着再过五年它的性能也还是够用的。可见其技术力之恐怖。

它完全经得起放大、放大、再放大。

下面右图,工人衣服上的「专业牛仔」四个字清晰可辨,不可谓不强悍。

  • f/5.6 下由于衍射,各频率的对比度都有少许回落,不过应该不是会影响到实际使用中的程度。同时由于景深的提升,外围均一性也有进一步提升。

  • f/8.0 的解析力进一步衰减,外围也进一步变得平缓。

  • f/11 应该没有什么测的必要了,就长那样吧,而且应该也没人会用到 f/11。

还记得其他几个 2013 年的镜头吗?放到今天只有被最新的镜头摁在地上蹂躏的份。

Otus 1.4/55 跨越了七年,还能与当今的旗舰硬碰硬,从任何方面看都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这样的成绩,在当初会被奉为神话一样的存在,这么看来一点也不奇怪了,甚至私以为非常合理。它没有任何理由不是神话。

这是什么?这才是真的明日之镜。

Otus 1.4/55 ZF.2 转接到 α7R IV 上以后,中小光圈并未观察到任何因为 Coverglass 厚度问题导致的成像劣化,甚至因为高像素 buff 还能在高频分辨率上反超 D850 和 Z 7。

不过在 f/1.4 到 f/2.8 之间,α7R IV 即使放到同尺寸下对比,也可以观察到色球差显著增多了,甚至收了光圈也比 Z 7 下全开更多。下图 Z 7 全开拍出来的人物头发和耳环部分的渲染都非常干净,而在 α7R IV 上,即使是压力不太大的普通高光都足以炸出紫边。不过倍率色散和轴向色散看起来都没有受到严重影响,小光圈可用度应当是相近的。

ZE 版本转接到其他卡口上出现的情况也是类似的。

就此情况而言,跨系统转接还需谨慎。

另外值得称赞的是蔡司官方给出的 MTF 非常接近于实测值,甚至某些部分还要略差一点,难得可贵的实诚。

 

f/1.4 的最大光圈确实保证了低光环境的可用性,不多的彗差进一步确保了夜景的疗效。

但毕竟它还是单反设计,加上可观的体重,并没有特别利于防抖的发挥。

总之,用是很堪用,但咱个人而言宁可不拍也不想打上几千几万的 ISO,也没觉得有多好用。

// 3.2

近摄性能算不错,但没有很优秀。全开中心锐度比较平庸,锐化一下且算可用。

直到 f/2.0 才能看清尺子上的纹路。边缘彗差增量不少,导致了画面变得很肉,整体而言需要收缩到 f/2.8 才能获得和无限远全开相似的表现。

场曲、像散和色散劣化都控制得很好,就大光圈镜头里而言是优秀的水准。总体而言相比于远距离性能大约是落后了一档多光圈,同规格比较算是很不错。

色散的劣化非常少量,不深究的话属于相当优秀的水准。

猫的眉毛上露出了少量的色球差,但宽度和染色都很少,基本上属于可以忽略的程度。

总体来讲,近摄只需要收到 f/2.0 就可以数毛了,而且边缘解析力和过渡都是优秀的表现。

谁说近摄矫正一定要靠多浮动?大力出奇迹一样可以做出上好的疗效。

// 3.3

对焦呼吸不完美,不过仅损失 6% 的视角是很优秀的水平了。

大光圈设置下应该会被焦外的模糊淹没,是看不太出来的程度。

这也难怪很多小成本零成本制作直接用 Otus 代替更笨重的电影镜头使用,毕竟画质又好,价格又比电影头便宜,手动对焦很舒服,呼吸还特别好。谁不爱呢?

// 3.4

彗差方面算是做得比较完善,f/1.4 全开有一些,不过不怎么影响画面。缩到 f/2.0 显著减少,f/2.8 几乎不可见,直到 f/4.0 完全根除。

星芒这边,9 叶光圈赋予了它 18 针星芒,在 f/4.0 即初具形态,在 f/8.0 时丰满出更尖锐的锋芒,虽然单方面疗效不如 Loxia 的直叶光圈,但考虑到它确实兼顾了焦外形态又获得了九十分的星芒,也算是个可以理解的妥协。

// 3.5

色散是一个略微复杂的话题

在 2013 的标准下,它绝对是 Apochromat —— 市面上确实没有比它色散更少的摄影镜头了,如果限定到 f/1.4则更是屠宰全场。

即使诉以 2020 的标准,在多数情况下色散都是不会看到的水准。即使是遇到金属这种高反差物件依然干净透彻,没有什么紫边。这个表现和当代旗舰标头是处在同一个水平线的,甚至可能还略有优势。

但在更为苛刻的环境下,尤其是高反差中远景画面边缘的部分,色球差还是会露出马脚。紫绿染色说不上有多浓郁,但是相比非常干净的中间部分,控制力度显然还是差了一筹。

计入所有情况的话,画面中的色球差需要收到 f/2.0 以后才能根除。但对于一个大光圈标头,尤其是远距离下,全开使用的概率是不低的,所以多多少少也算个事,有点可惜。

不过轴向色散本身倒是确实控制在了极低的水准,估测在 5μm 以内的样子。拍摄细密物品,如墙角、铁丝网、织物、磨砂金属,合焦点附近不会出现糟糕的撞色。这一点上看,它是合格的。

倍率色散几乎不可见,在画面的所有部分都远低于现有全幅传感器一个像素的宽度。这也是对解析力的一个隐藏加分项。即使是在数码传感器上,矫正倍率色散多数时候只是针对性降低饱和度,只能降低视觉上的干扰,但不能挽回细节上的损失。

说到这里,不是很确定是不是 Adobe 的矫正文件有问题,在勾选「消除色散」选项以后它甚至会从原本很干净的画面中虚空造出色散来。

时刻警惕问题软件。

总之,以 2020 的标准来看,它名字里这个「Apochromat」也还说不上是夸张,但考虑到色球差的问题,距离最严苛的标准依然还是略逊了一筹。

宝刀虽未老,但略显锈蚀。

// 3.6

Otus 1.4/55 畸变极低,边缘处大约为 0.8%,而且大半个像场以内都不存在。

虽然打破了对畸变矫正最为有利的对称结构,但是蔡司并没有疏忽,将包括畸变在内的每一项都看得很重。

实际上多数时候不矫正畸变也看不出来啥,即使是拍摄建筑也没什么影响。

众所周知,无论是 Lightroom 还是 Capture One 还是别的什么,只要是矫正畸变,背后发生的事情都是拉伸画面以后进行插值,而插值是插不回来有效的高频信息的,故而显然插得越少越好。这也是保证极佳分辨率的必要手段之一。

数码矫正,毕竟不是万能的。

// 04.

软实力硬实力,

两手抓,两手硬

即使是单纯的锐度出众,距离「神坛」的位置依然是遥远的。

镜头都不说了,打着性价比旗号的「游戏本」们,等上个三五年其实就贬值得很厉害了。而比如说某个水果厂商,即使有为人所诟病的散热问题,而且处理器更新也很慢,但愣是能做到保值。

这不是因为水果店加了什么印度神油,而是它在方方面面 —— 无论是屏幕、机身做工、触控板等微小细节处倾注了更多的打磨。

「现代镜头」有时候会被冠以「傻锐」的恶名,无非也是出于同一个问题。毕竟,软实力这种东西,一来需要数十年的积淀和敲打,另一方面其实隐形上很昂贵。比如说,为了避免使用透过率不佳的高折射材料,经常就需要在片型上花费额外的功夫来矫正额外的像差,或者下更高的成本使用非球面之类的手段。而至于镀膜的研发,那就是实打实的砸钱砸人力了,而且还不一定讨好。无论哪样操作,无疑是会高速消耗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头发的。而稍微做一下让步,就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和设计精力。显然对于要求不高的产品,妥协还是有利的。

但 Otus 毕竟追求极致,即使是「现代镜头」中打头阵的代表,也丝毫没有忽略软实力,没有任何妥协。

Otus 1.4/55 的抗眩光水准,我愿称之为完美。

近距离直面 60W LED 的轰炸,超过 8EV 的光比已经高于任何实际场景会遭遇的炫光压力了,但 Otus 1.4/55 如履平地,没有展现出丝毫缺陷。

无论是鬼影还是局部扩散、抑或是雾状眩光,都得到了完美的控制,画面对比度和没事人一样高。

直面阳光的压力要比近距离怼灯低很多,表现无可挑剔。

同期有很多结构更为简单的镜头,片数比它少一半,抗眩光表现都做不到这个水准。

而哪怕是在 2020,对于佳尼索这样的大厂来说,即使是蔡司给让了七年,也都没追上这个水准哪。而副厂和小一点的厂商来说,距离这个显然是更加遥远了。

此性能,很难不将其称为神迹。

// 4.2

这一切的背后,就是优异的镀膜。

得益于此,Otus 1.4/55 的 T-Stop 相比于 F-Stop 只损失了不到 0.1EV 通光,如上一切的优异水准。

相比之下,其他 f/1.4 镜头的通光量普遍都在 T/1.60 左右浮动。

边缘失光为最大 -1.7EV,对于 f/1.4 镜头来说是上乘的表现。全开黑到 -2.0EV 以外的都大有人在,此表现没毛病。

// 4.3

色彩方面依旧是不亚于神迹的性能。

得益于完美的杂光扩散控制以及想必非常谨慎的硝材选择,所有标靶都被以完美的高保真度高饱和度复现了出来。白点略微偏青,红和紫两头都没有任何额外吸收的塌陷痕迹,其他色彩点位没有色相偏移,扩散也控制在了极低的水平,一坨一坨的点位非常扎实。

真的,一句话,迄今为止跑过谱子的,还没有比它更好看的。

关于这项测试的更多细节和操作流程

可以前往 [此处] 了解。

Otus 真的是为数不多的几个,隔着取景器都能感到喷涌而出的艳丽的镜头序列。

另外难得可贵的是,同样得益于杂光控制和眩光抑制,在任何环境下 Otus 1.4/55 都拥有着上佳的阶调复现。杂光扩散被控制在了极低的水平,意味着任何高光都不会对于暗部的细节和对比度造成任何显著的污染。再加上全场具备充沛的高频细节,进一步保证了暗部观感的洁净度。

Otus 1.4/55 无论是大光比场景的暗部还是低对比环境的细微过渡,都复现得通透扎实。蔡司毕竟是蔡司,即使是解析力不再以绝对优势领先,色彩和影调方面依然暂时是超一线的水准。

实际使用来说,只要不是彻底的废片,Otus 的出图都没有太多好修的部分,多数时候拉拉曝光白平衡,修正一下黑场和高光,点一下矫正 Profile,就没什么别的事情了。

它真正做到了在任何程度上都保证了最高的出片率,无论是严格控制的影棚环境还是机遇转瞬即逝的街头。这对于任何创作者无疑都是一种恩赐,它真正允许了摄影师以最大的自由度,构造任何想要的图景。

从某个程度上这非常令人委屈 —— 明明修图的过程本身经常也是值得享受的一部分体验,但是 Otus 却把它剥夺了。不过无论如何,这都是绝顶技术力的体现。

从任何角度来说,哪怕完全脱离理论,Otus 1.4/55 的发色都是绝对上乘,无论是深邃的雨后、阶调细腻的日落天空、还是细密复杂的秋叶,Otus 都以可怕的准确度和磅礴的饱和度将其记录了下来。

夕阳时分的晴空,如若不是有如此纯净的蔚蓝到鹅黄的过渡,恐怕也只是一个显得平庸的场景。但 Otus 这里不一样,从长波到短波都完整透过这一点,保证了天空的复杂光谱均被平衡地捕捉到了图片里。即使哪怕是后期增加饱和度,也保证了更纯净更细腻的过渡表现。

而下图的雨后,则是将纯净度的表现再提升了一个台阶。雨后乌云尚未散尽时,柔和散射的光照给一切都蒙上了一层灰蓝色。咱非常喜欢这种光照,既有一种温柔的触感,湿润的地面也给街上物件添了一丝亮丽。

Otus 正是做到了在淡薄的一丝灰蓝中,解出了直达色谱边缘的深邃蓝色信息。哪怕是哪片玻璃短波吸收多了一点,抑或是镀膜未能阻止黄绿色扩散到它们不该出现的地方,恐怕这纯净度都要大打折扣。并不是说什么东西都可以靠拉饱和度白平衡解决 —— 如果没有如此丰富的色彩信息,拉动饱和度恐怕要么是徒劳,要么也会显得不太自然。

// 4.4

得益于优异的彗差抑制,Otus 1.4/55 的中场及边缘不存在传统 Planar 结构容易出现的鱼鳞状焦外。虽然毕竟彗差还是没有消除干净,如下面图三,在高压力远距离的工况下,最边缘的焦外过渡区柔和度会显著降低,看起来有一些生硬。不过当然也已经远远好于 Planar 的爆炸边缘了。至于二线性造成的「勾边」效应,在优异的球差控制下也很不明显,只是过渡区偶尔可见。这种低程度的二线性咱很难判断到底是技术上不能消除还是刻意保留的风格化,是一个对于使用者来说见仁见智的问题。

即使是普遍困扰广角和标准镜头的中远景过渡区,Otus 1.4/55 也没有展现出任何问题,并没有出现气泡状光斑或者其他杂乱的迹象。唯独就是全开存在一些的色球差确实还是会在极端情况下会造成一些困扰。

如上图,全开边缘处的高反差水滴,焦内到焦外的过渡都处理得很平滑。对于最近这一代镜头来说,由于彗差和初级球差过矫正的原因,边缘部分的焦外往往都不是那么好看。但这对于 Otus 来说显然不是问题。

而至于更为低压力的环境,则是处理得毫无问题。总的来说,焦外干净平滑。对于一个良好矫正了各式像差的镜头来说,确也应该如此。

Otus 1.4/55 的边缘光斑受到了一些口径蚀的影响,这是暗角的成因之一。不过拜 77mm 口径所赐,其程度本身在 f/1.4 镜头中已属较轻,不是什么问题。

这一支 Otus 1.4/55 存在一些可见的洋葱圈,但并不扎眼。某些批次的 Otus确实存在更明显的洋葱圈问题,这虽然不影响成像性能本身,但是在尤其诸如夜景焦外这样单个光斑比较明显的环境下,还是会有些减分。咱见到过一些晚期批次的 Otus 已经看不出洋葱圈的迹象了,可能是 Cosina 在后期增产的时候换用了表面精度更高的压铸模具。如果是有购买计划的,建议多留心一下。


// 05.

Apo-Distagon T* Otus 1.4/55

是七年前发布的镜头

那曾是一个荒芜的年代,蔡司摇起了高分辨率的大旗。

不过话是这么说,一位智慧的老人曾经指出过,一个镜头的努力啊,既要、也要。高分辨率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的事情。有或者没有 Otus,有或者没有 α7R II,这个时代,迟早都会来临。

Otus 的意义在于,它加速了历史的进程。

历史上绝大多数时代创立者的末路,都是站在自己的造物面前快速湮灭。无论是被汹涌的后浪淹没,抑或是由于未能照顾到所有的方方面面而被自己本身拖累,都指向了这样的结局。这样的开拓者,远处既有如将喷气动力带到民航的哈维兰彗星一般的转瞬即逝,近处也有将高画质白菜化的 35mm F1.4 DG HSM Art,无一没被时代的车轮和技艺更为高超的后来者碾了过去。

当然,历史上也有像 Rocketdyne RS-25 一样的,一颗恒久远,分级燃烧永流传。

Otus 为自己谱写下的命运似乎更为接近后者。它不曾接受花火一般的短暂绚丽,而是选择继续在时代的浪尖上骑乘了七年,而且看似仍有能力继续闪耀个三四年。

无论是分辨率这样的硬性能,还是镀膜影调这样的软实力,在 2020 年,Otus 1.4/55 都尚未显老,依旧有能力同年轻旗舰正面迎战。创新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遑论在方方面面都没有留下短板的初代目产品。无论是纵向比较同期的其他镜头,还是横向考虑其他的领域品类,这样的成就放在什么地方都是超凡脱俗的。

「頂点へ、狂い咲け!」

仅仅就是十年以前,还需要在拍摄的时候思考,「镜头的最佳光圈是 f/5.6,边缘要到 f/8.0 才比较锐,这个场景不是太需要高速快门,所以还是收到 f/8.0 用吧」,而同时用完之后又得拨回 f/1.4,以免突然遇到高速运动的物体或者低光环境。即使是在需要大量焦外或者提升快门速度的场合,也不免需要斟酌到底是全开还是小收一档。毕竟全开的画质,时常真的是太肉了。

而 Otus 完全消除了这个困境。一言以蔽之,Otus 1.4/55 是一枚令人放心的镜头。即使是在高如 61MP 的 α7R IV 上使用也不使人担心画质问题,而在未来的 100MP 相机上,想必它也不会惧怕。与此同时,顶级的抗眩光和发色表现也完全消除了构图时走来走去躲避强光源和后期反复拉锯白平衡和 HSL 的痛苦。

从几乎每一个角度说,Otus 1.4/55 优异的光学素质允许了它的主人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在构图、纵深、布景和纯粹的影像美学之中。

任何看起来的稀松无奇,其实都是因为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尽善尽美。

主流产品们终究花了七年,得以比肩昔日的神明,且历史的进程从来不会停下脚步。这不论 Otus 本身确实也有,以 2020 的标准看待,显得不再完美的地方。譬如未能完美消除的场曲限制了外围的发挥,色球差在在当今的眼光下,也不再显得领先。而它为长法兰距打造的设计,在无反的时代,也显得多少有一些尴尬和格格不入。再加上现在已经有镜头开始在 MTF50 冲击 200lp/mm,一亿像素的全幅传感器也提上了日程,Otus 的分辨率不再够用的时刻也并非远在天边。无论设计多么完善,无论个人的努力多么逆天,时代的更替终有一天会将神坛推倒。这一天的黎明或许即将打破黑暗了。

但在此时此刻的今日,Otus 1.4/55 依然散发着炽热的光芒。尽管不再具备七年前一样「特殊」的地位了,但它依然没有太多值得挑剔的地方,它是一个值得喜欢、值得被时不时拿出来使用的一件工艺品。

一些样片

特别鸣谢

兰拓相机租赁 评测部助理 俊俊 外勤部分现场支持

feline_ivy、LordofLHC、Lychee 的作成与设计协力

茶子 Miuki 出镜样片

Copyright © Wavechaser 2019-2020